防腐木的防腐效果和使用壽命與很多因素有關,包括1)木材,2)防腐劑,3)防腐處理,4)防腐木的加工、安裝和使用。
(1)木材。
不同樹種的木材加工性能不同,有的好處理,有的不好處理。木材的可處理性是決定其是否適合作為防腐木材的一個因素。選擇容易處理的木材種類,很容易達到良好的防腐效果。所以防腐行業通常把木材分為易處理樹種和難處理樹種。易處理樹種和難處理樹種雖然都可以進行防腐處理,但用途不同,對防腐處理的要求也不同。
心材和邊材:
如前所述,木材的心材和邊材的可處理性通常有很大不同。例如,南方松木很容易處理,而心材很難處理。同樣,赤松和樟子松的邊材。歐洲的樟子松容易處理,但在心材卻很難處理。輻射松和邊材容易處理,而心材更容易處理。因此,心材與邊材的比例是決定其是否適合作為防腐木材的一個因素。因此,防腐行業通常將木材分為邊材種類和心材種類,寬邊材種類稱為邊材種類,寬心材和窄邊材種類稱為心材種類。如南方松、馬尾松屬于邊材種類,邊材較寬,而歐洲紅松、樟子松屬于變種。蒙古櫟和落葉松屬于心材窄邊材樹種。雖然名字不準確,但有些人習慣于稱邊材樹容易處理,心材樹難處理。
木紋方向:
木材的縱向(即沿紋理方向)和橫向(即橫向紋理方向)的液體滲透性差別很大,縱向的滲透性比橫向的滲透性好得多。一般來說,針葉樹材的縱向滲透性是橫木的15-20倍,闊葉樹材的縱向滲透性是橫木的20-100倍。
因此,在測試防腐劑在防腐木材中的保留和滲透時,應在木材長度方向的中間取樣。如果無法在中間取樣,就需要在距離木材末端一定距離處取樣。有的國家規定距離是1125px,有的國家規定是1250px,我國行業標準也規定距離是1250px。如果樣品取得離木材末端太近(小于1250px),防腐劑滯留和滲透的檢測結果一般高于其他地方,不能真實反映防腐劑在整個木材中的含量和分布。與標準指標相比,容易產生差異。
對于耐火樹種木材,通常在防腐處理前進行刻痕,以增加防腐劑在木材中的滲透。其原理是將防腐劑對木材的橫向滲透變為縱向滲透,大大增加木材的滲透性。
(2)防腐劑。
木材防腐劑大多是復配配方,即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活性成分,使其能夠抑制、抵抗和毒殺各種木材害蟲(包括腐菌、軟腐菌、蛀蟲、白蟻、海洋昆蟲/海洋蛀蟲等)。).木材防腐劑一般由主劑和助劑組成。主劑是抵抗木材害蟲的有效成分,助劑的作用是增強主劑的溶解性和滲透性,抑制或降低主劑的腐蝕性,減少主劑對木材強度的負面影響。
每個廠家的木材防腐產品都要在各國有關部門(通常是環保部門或農藥管理部門)注冊,列出主劑和助劑的組成和比例,并由公認的權威評價機構(非盈利機構,不能是防腐劑的開發、生產、制造單位)進行檢驗和評價,以及防腐效果及其對木材強度的影響。這就是為什么如果有一個對于木材防腐產品,首先每一種木材防腐產品,都需要滿足相應的木材防腐標準要求,這是基本的要求,也是達到相應防腐效果的必要條件之一。防腐劑配方、防腐劑組成和比例的任何變化都不符合標準。
其次,每一種木材防腐劑產品都應滿足注冊時提出的其他各項指標,如添加劑的組成和比例、pH值等。這些指標對于不同的廠家是不一樣的。但這些指標對防腐木材的防腐效果有影響,尤其是防腐劑在木材中的滲透性,木材強度的降低程度等等。